Sarah Yan

箴言10-12章

2022年12月14日 读经内容:箴言10-12章 默想分享: 我们小时候学习写作文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从作文书和杂志里面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和名人名言,等到考试的时候用上,就能让文章增色不少。这些句子单独放出来,觉得很有意义,但是要如何把它合情合理的放在自己的文章里,就要动一动脑筋了。 所罗门的箴言每一句拿出来都是金玉良言,但是我们要如何把它放进到我们的生活里面应用呢?要想要应用它,首先就要记住它。许多的话,我们觉得很有道理,也觉得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见地,但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却忘记了这些原则。 正如朗文所说,“智慧並不是把箴言熟背,然後呆板機械、一成不變地應用出來。智慧是知道在合宜的時間及合宜的場合中,將合宜的原則應用在合宜的人身上。”[1] 比如,“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 10:19 和合本) 这里很明显是说,话说的多,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要做传舌的人,很像我们中国人的格言“沉默是金”。但是,如果确实有需要你发言的时候,为了某些公正公义的原因,还是要敢于挺身而出说话的。所以,箴言的原则,一定要放在上下文中,合适的去应用。 在箴言中,作者总是喜欢用两种不同的人来进行对比,比如智慧人和愚昧人,懒人和勤快人,义人和恶人。作者用对比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在不同的人之间所走的不同的道路,和导致的最终不同的结局。 比如,“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箴言 10:1 和合本) 这样的对比在箴言中随处可见。“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箴言 10:4 和合本) 这样的对比,使我们一眼就看出来,所讲的道理,简单又直接。智慧的人会勤劳,因而富足,而愚蠢的人,就会懒惰,最后只会导致贫穷。 箴言中也有很多关于人要如何说话的建议。比如,要说真话,“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箴言 12:17 和合本) 又比如,说话要为了别人的好处,温柔的说,“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箴言 12:18 和合本) 不要成为挑拨别人的恶人,要成为使人和睦的人。“图谋恶事的,心存诡诈;劝人和睦的,便得喜乐。”(箴言 12:20 和合本) 在朋友们遭遇痛苦的时候,我们要用我们的话去安慰别人,“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箴言 12:25 和合本) 人的语言既可以是一把利刃,也可以是一剂良药。言语粗鲁,不经思考的语言,会伤害到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祸端。比如亚比该的第一任丈夫拿八是个蠢人,在大卫的仆人奉大卫的命令找他要食物的时候,他言语粗鲁,无理的羞辱了大卫,给自己惹上了杀身之祸。但是亚比该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她在大卫来杀拿八之前,先准备好饼和肉,好言好语的消灭了大卫的怒气。 因而,学习如何说话,也是我们学习如何过好智慧人生的重要一课。好好说话,才能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得到祝福和造就。 思考与应用:今天读经内容中,哪一节经文给你的感触比较深呢?你要如何去应用在你的生活中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求你帮助我们,使我们有智慧,有悟性,明白你的话语,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1] 川普・朗文, 如何讀箴言(繁體), trans. 謝青峰, 2版 ed.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9樓之5: 友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4), 79.

箴言1-2章

2022年10月9日 读经内容:箴言1-2章 默想分享: 人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里,这个社会体系不仅仅有物理性的因素构成,更重要的是由错综复杂的人情事故构成的。每个人从出生就已经参与到这个社会体系中来,适应这个社会。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是却塑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形态。如何处理邻居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做某个决定,这些都是关乎于智慧。 箴言这卷书没有什么故事情节,而是由很多句子构成的格言。这些格言是由所罗门的智慧的编写合辑成册。什么是智慧呢?所罗门是圣经当中所记载的以色利最有智慧的人,圣经记载,耶和华在梦中向他显现,问他所求的是什么?他说他求智慧。耶和华便赐给他空前绝后的智慧和悟性。 什么是智慧呢?智慧的涵义很丰富,但它不是指的智能,智商。它首先指的是生活的能力。“實用的知識,幫助人明白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說話、行事。智慧讓人有能力避開許多問題,當問題真的來了,也要有處理好它們的能耐。智慧也包含有能力詮釋別人的話語和著作,好叫我們對他們所說的,能正確的回應。”[1] 智慧指的是知道如何去处理身边的事情的能力。智商高的人知道很多的事实,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有智慧的人却知道如何在困境中的保持积极,在遇到两难的境地时如何权衡大局,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智慧有很多衍生出来的词汇,比如说,分辨力,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和错;比如说谋略,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用理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有智慧的人,也有很多相对应的品质,比如仁义,公平,正直。 圣经中的箴言所包括的含义远远比这些更为丰富,它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运用圣经中的智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有人读了箴言,都会觉得以色利人的智者真的拥有古老的智慧。但是,我们知道,若不是神的启示,人是无法明白的。正如箴言中所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箴言 1:7 和合本) 只有敬畏神的人,才会明白这些话语的意义,并且遵行。而那些愚妄人,却不听从智慧的言语,心底刚硬,一意孤行。 箴言第一章道明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要让人晓得智慧和训诲。这本书写作的对象,我们从文章中看出来,作者是写给他的儿子的。我们不知道这是真的所罗门说给自己儿子听的,还是一种比喻的手法。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智慧是非常有用的。 作为父母,我们肯定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们跟着狐朋狗友在街上闲逛,当恶棍,打家劫舍。作者警告自己的儿子,不要跟随恶人,因为恶人的路都是死路。不要跟随恶人,不要听恶人的话,要跟随智慧的话语,因为智慧是来自于神的。神会将灵浇灌给谦卑悔改的人,不要轻忽神的管教。 寻求智慧,如同寻求银子和珍宝。只有追求神的智慧的人,才会明白仁义、公平、正直的道理。   思考与应用:我们怎么可以得到智慧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愿你将属天的智慧赐给我,使我明白你圣经中的话语,也可以照着实行,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1] 川普・朗文, 如何讀箴言(繁體), trans. 謝青峰, 2版 ed.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9樓之5: 友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4), 17.

约伯记38-42章

2022年12月8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38-42章 默想分享: 神终于打破了沉默,在旋风中回答约伯。作为自大的读者,我们常常会将上帝想象成一个人,这样我们就会责怪上帝,一开始无缘无故的要将苦难加在约伯身上,后来又姗姗来迟。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上帝是远远高过我们的神,神跟人之间隔着永远无法超越的距离。除非是神自己降下来,人是永远无法到达上帝那里的。 如果神不回答约伯,约伯就只能坐在炉灰里无尽的等待和痛苦。所以,充满了权能,主宰万有的上帝从来没有撇下过约伯。反而是充满了慈爱的看着约伯,等待着他的信心渐渐地成长,到了时机成熟,才会来到他的面前指示他。 我们发现,上帝对于约伯和他三个朋友的辩论了如指掌,所以神一直在查验着约伯的信心。而耶和华所指示约伯的话,是将祂伟大的创造和护理展示给约伯看:大地,海,清晨,死亡的阴间,光,雪,暴风雨,天上的星宿,云,动物世界。 神并没有直接回答约伯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说明约伯苦难的由来。神只是将这世界的一切指示给他看,让他知道这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不论是渺小的找不到食物的乌鸦,还是庞大凶猛的河马或是鳄鱼,都要向神祈求臣服。神顾念乌鸦的食物,也顾念其它的动物。日月星辰,庞大的动物世界,都是神在看顾和运营。 而人在这其中,也是上帝看顾的一部分。若不是神的允许,山羊,野驴,野牛都不能被人类驯服,成为人类的食物。而鸵鸟的蠢笨是因为神没有给它智慧和悟性,人若是没有神的赐福得以拥有智慧,也就跟鸵鸟一样。野马如果没有神的授意,也不可能被人类驯服成为战马。而这一切,自大的人类,却常常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驯服动物。 信靠顺服最大的障碍就是自以为是。人如果把自己放在与神同等的位置上,就不会完全的相信神。约伯虽然是个义人,没有做过什么有罪的事情,但是他也一样不能免俗。耶和华说约伯是“与神辩驳的”。(40:2)约伯是信靠神的,但是他的信心也是在不断的成长的,直到耶和华见他之后,他的信心才最后达到了最高点。在没有见到神以前,约伯一直说要神出来见他,见到之后,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约伯记 42:5-6 和合本) 耶稣曾对不相信他复活,非要亲眼见到耶稣受的钉痕才信的多马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约伯虽然做的并不完美,但是他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因此充满了怜悯的上帝通过了他的测试,悦纳约伯。神并没有要求我们成为完美的基督徒,只要我们有一点信心,神就会怜悯我们。 从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会觉得上帝允许撒旦加害约伯,又在痛苦之中很久才出现,最后就算是有了许多的补偿,使他所有的比以前加倍,但是以前的失去就失去了,再也回不来了,又有什么用呢?也有人会说,我宁可不要后面的补偿,也不想承受这些痛苦和伤害。 这我们就要回想耶和华对约伯回答的话。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创造和护理,一切的奥秘都在神那里。完全的信靠顺服,就是相信上帝完全的主权和他永不更改的爱。 人的一生,总是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期而遇的事情,或者喜乐,或者悲伤。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苦难本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即使是约伯,能够在苦难中感受不到痛苦。但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神知道一切,他的爱子耶稣基督也一样的经历过痛苦。苦难是有界限的,因为怜悯我们的神,必不会撇下我们。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是在神的手里,他是全然看顾我们的神。我们要在患难中,忍耐等候我们的神。   思考与应用:读完约伯记,请思考苦难的意义。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你也曾承受过各种各样的痛苦,主啊,就求你在患难中与我们同在,使我们等候你,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伯记32-37章

2022年12月6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32-37 默想分享: 约伯的一番陈述让约伯的三个朋友无话好说,不再做出任何评论。但是这时另一个站在一旁的布西人兰族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忍不住了,也要开口教训约伯。说起来,好像是他一直不讲话,是因为他想要等着三位年长的人先讲话,显得他尊敬前辈。然而,他一开口却显示出极大的狂妄和自以为是。 以利户声称自己是代表神说话,就好像是一个护教者一样。以利户的陈述共有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他说了自己为什么要等到最后才发言,斥责了约伯的话没有智慧。第二个部分他坚称上帝的公义;第三个部分,他颂赞了神的伟大;第四个部分,他宣告了神的权威。 以利户一直等到约伯的三个朋友都说完了话,因为他们无法回答约伯的质疑,所以以利户情绪激动,觉得自己必须要说点什么了。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谦卑的表现,一直等到三位年长的人说完话才说话,但是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谦让之词,只是为了他接下来要讲的话做开场白而已。真正的谦卑应该是在他不知道原因的事情上保持沉默。 有时候,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总觉得有些话一定要说,就好像以利户说的那样,“因为我的言语满怀;我里面的灵激动我。我的胸怀如盛酒之囊没有出气之缝,又如新皮袋快要破裂。我要说话,使我舒畅;我要开口回答。”(约伯记 32:18-20 和合本) 所以,到底是为了别人的益处而讲话,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舒畅而讲话呢?正如箴言的告诫:“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 10:19 和合本)” 以利户指责约伯不认罪,认为自己是没有罪孽的;他还认为神已经对约伯讲话了,只是约伯不理会,(33:14)但是这两种指责都是毫无根据的。他反复的要求约伯要“听我的话,”好像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增加的话语的权威性似的。 以利户论及上帝的内容并没有什么问题,他的问题是错误的应用了在约伯的身上,而且极其傲慢。约伯的情况并不是他所说的这些情况,他也并不知道天庭上所发生的事情。他指责约伯说,“约伯说话没有知识,言语中毫无智慧。愿约伯被试验到底,因他回答像恶人一样。” (约伯记 34:35-36 和合本) 这就好像有一些基督徒,喜欢用经文与其他的弟兄姐妹辩论,来证明自己有理。经文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使用的不一定对。并且因为在辩论的时候,难免充满了好胜心和怒气,就很容易绊倒别人或者自己跌倒。所以,我们在言语中一定要小心谨慎,“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4:15)。我们总是因着以弗所书的这句话,就觉得这句话我一定要说,但是往往只是说了“诚实话,”却忽略了“爱心,”也自然就更不可能连于元首基督了。   思考与应用:以利户最后起来向约伯说话,给我们与人沟通方面有什么提醒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你是我们患难中的拯救,是我们惟一的倚靠,愿我们能明白你的心意,也能够像你一样谦卑,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伯记26-31章

2022年12月5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26-31章 默想分享: 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法庭里,被告正在为自己辩护,为自己做总结陈词的样子,此时的约伯就好像在法院里面为自己辩护。在长达六章的自辩中,约伯并不没有见到神,也就是法官,但是他想象着自己在对神说话,这样的信心就好像是,神啊,就算我看不见你,我依然相信你会听我的话,我依然相信你查究我一切的苦情,我依然相信你会秉公处理我的案件。 约伯首先承认神的伟大和权能,“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约伯记 26:7 和合本)” 神的伟大的作为彰显在宇宙中,正如罗马书1:20所说的,“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 1:20 和合本)”神的知识人如何能够明白呢?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测透神的智慧,但是我们借着神的创造,我们就应当看到神的存在和伟大。 虽然他失去了一切,朋友们也嘲讽他,神也没有回答他,但是他却没有失掉他的义。他虽然在患难中,仍然等候神。“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在世的日子,我心必不责备我。”(约伯记 27:6 和合本) 他相信公义的神,绝对不会以有罪的为无罪,以无罪的为有罪。恶人虽然现在看着眼前风光,但是若是神要追究起来,恶人的子子孙孙也不会逃脱罪责。 第28章,约伯说什么是智慧呢?这让我们想起箴言9:10所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言 9:10 和合本) 这章关于智慧的论述,使我们实在看到约伯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人,因为他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约28:28) 约伯回想自己在受苦之前的日子,渴望自己能够回到过去的日子里。那时,他所过的日子是神保守的日子,人人都称赞他,儿女环绕身边,他乐意帮助穷人和困苦的人。“我以公义为衣服,以公平为外袍和冠冕。”(约伯记 29:14 和合本) 然而,如今的日子,年少的人都敢戏笑他,那些曾经卑贱的人也敢嘲笑他,吐吐沫在他的脸上。如今,约伯说,“我与野狗为弟兄,与鸵鸟为同伴。” (约伯记 30:29 和合本) 虽然经历了这样的落差,但是约伯却并没有跌倒和失去信心。他仍然持守自己心中的信仰,他确信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不义的事情,也确信神必将会给他公正的裁决。在第31章里,约伯为自己辩护,他不曾贪恋过美色,也没有欺骗过别人,强占别人的东西,也没有不去帮助穷人,也没有倚靠过金银。他为自己的辩护,是对着神的祈求,他渴望着神回答他。“惟愿有一位肯听我!(看哪,在这里有我所划的押,愿全能者回答我!)(约伯记 31:35 和合本)”   思考与应用:约伯在患难中依然坚持等候神,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求你搭救处在患难中的向你开口祈求的人们!因为你是充满怜悯与慈爱的神,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伯记23-24章

2022年11月30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23-24章 默想分享: 约伯的渴望是什么呢?他渴望着神能够出现为他伸张正义,为他伸冤。如果他连这样的呼求都没有的话,那他就完完全全的没有指望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世界上一切的事情仿佛都与你做对,这世界上的一切的人似乎都不愿意靠近你,那么,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希望就是上帝,因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你。 对于个体而言,处在痛苦中人读约伯记,试图从约伯这里找到安慰和帮助。而约伯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绝对不是一个刚强的英雄人物的形象,而是一个真实的处在困境中的拥有复杂感受的人。 如果说约伯的三个朋友给他的帮助是什么,那就是让约伯越来越认识到自己需要的不是来自于人的安慰和帮助,而是来自与全能者的审判和裁决。在23-24章中,约伯用独白式的陈述来表达出自己对于神的渴求和信赖。 他知道,如果见到神,神必定理会他。可是神在哪里呢?处在痛苦中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神啊,你在哪里呢?如果你是爱我的,为什么把我独自留在黑暗中不管我呢?约伯也是这样,他一边渴望着见到神,因为他知道见到神,神必定会按照公义审判他,搭救他。而他却看不见神,前后左右,都找不到。 处在黑暗中的人,就好像是瞎子在摸索,神啊,你在哪里呢?然而,谁是哪位带领瞎子走路的人呢?是神。一个瞎子,只有完全的把自己交给领路的人,才能走到想去的地方。信心就在于此,约伯虽然看不见神,却愿意把自己交在神的手里,等候神。 虽然瞎子看不见路,看不见神,但是神看得见他。“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约伯记 23:10 和合本) 神知道一切,看见一切,不管是约伯曾经走过的路,还是未来将要走的路,神都知道。真金不怕火炼,约伯就是那块真金,虽然经过苦难的试炼,却反而彰显出他精金的品质来。 约伯在他的自述中,显示出他比他的朋友们更深刻的神学思考。“他向我所定的,就必做成;这类的事他还有许多。” (约伯记 23:14 和合本) 约伯已经开始知道,神定意要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而约伯感到惧怕的事情,不是因为自己身处苦难中,而是因为他无法参透神的心意。 正如他所说,恶人做了坏事,神却不惩罚他们,“神却不理会那恶人的愚妄。”(约24:12)在这个世界也是一样,我们看到有些恶人当道,看到他们活的好好的,反而被欺压的人过着苦日子,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神会允许这样的邪恶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事情并不会按照我们的理解去运行,但是神知道,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信靠和等候。   思考与应用:我们为什么需要等候神?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建立了与神亲密的联结呢? 祷告:亲爱的天父,你的旨意无法测透,求你赐给我们智慧,好使我们明白,求你赐给我们信心,好使我们等候你,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伯记21-22章

2022年11月28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21-22章 默想分享: 面对老友们的报应理论,约伯举出了一个事例,既然按照他们的说法,恶人一定会神的惩罚,注意,这里的惩罚按照他的朋友们的说法,其实指的是“现世报”,就好像约伯现在所遭受的那样,那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他看到有些恶人就生活的很好呢?那些恶人子孙满堂,生活幸福,死在自己的床上。而那些没有犯过错的人,到死的时候心中痛苦,他们死了都是一样的堆在尘土里,被虫子遮盖。 约伯在第21章的时候,说到了这两种人的对比。恶人反而一生平安顺遂,未曾作恶的人却一生穷苦。这很明显与他的朋友们的理论不一致。从辩论的角度来说,约伯在用例证法驳倒对方。 其实诗篇73篇也描述了这个现象,“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 (诗篇 73:3-4 和合本)。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中,一个奴隶乔治在一个贵格会的白人基督徒西米恩的帮助下逃跑,在逃跑的途中听说一群奴隶贩子警官就快要来抓他们了。愤怒而绝望的乔治哭诉到,“上帝站在他们一边吗?他看见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了吗?为什么他让这样的事发生?他们对我们说,《圣经》在为他们说话,当然所有的权力在他们一边。他们富有、健康、快乐,他们是教会成员,指望着进天国。他们在世上过的逍遥自在,随心所欲。可是那些可怜、诚实、信仰上帝的基督徒-跟他们不相上下或者比他们更好的基督徒-却被他们踩在脚下。他们把他们买来卖去,拿他们的生命、呻吟和眼泪做交易,而上帝却允许他们这样做。”西米恩就为他念起了诗篇73篇,乔治觉得这首诗简直就是他写的一样。西米恩说,“乔治,如果这个世界就是一切,你确实会问,上帝在哪儿?但是往往是那些现世最贫苦的人会被上帝选中进入天国。信赖他吧,不管今生遭遇什么事,来世他会让你得到补偿的。”(摘自《汤姆叔叔的小屋》第17章) 我们不要以为做了基督徒,就会得到今生的财富与地位,而是会在永生里得到神的奖赏,所以,约伯的朋友们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永生将要得到的奖赏,所以我们只能凭着信心等待,就像亚伯拉罕,约伯和千万众圣徒的等待一样,等待着神的应许。 第22章,以利法辩不过约伯,甚至开始污蔑约伯了。我们从这本书的一开始就知道约伯没有做过不义的事情,但是以利法却说他“强取弟兄的物为当头,剥去贫寒人的衣服,没有接济困苦饥饿的人和寡妇,打断孤儿的膀臂。”(22:6-9) 然而,以利法论到神的部分,也确实是无误的,只是约伯并不是一个恶人,以利法的眼光还是被局限住了。这样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知道的足够多,就可以论断其他人,凡事总要存着谦卑,包容,和同理心。   思考与应用:你觉得约伯的举的例子是说明上帝处事不公吗?这与上帝是公义的属性是不是违背了呢? 祷告:亲爱的天父,你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一切的权柄都在你的手中。求你加添我们的信心,好使我们等候你的审判,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伯记18-20章

2022年11月27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18-20章 默想分享: 在约伯的陈述完成之后,他的朋友书亚人比勒达忍不住反驳约伯,让他住口不要再说了。他告诉约伯,这个世界可不是围绕着他转的!约伯你最好是少开口说话,多听听别人的劝导。 但是比勒达并没有说什么新的东西和内容,还是他之前的论调:约伯所受的苦就是他犯罪的证明!如果他没有犯罪,就不会受到今天这些惩罚。比勒达这种根深蒂固的神学观念反而指责约伯是不明事理的。比勒达真的是,知道哪里痛,刀子还往哪里捅。知道约伯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和子女,还说什么,“在本民中必无子无孙,在寄居之地也无一人存留”这样的话。(18:19) 所以约伯的回答也是很无奈,希望他们不要再讲这样的话了,他已经够苦的了,不需要他的朋友们再在伤口上撒盐了。约伯是经受了很多的苦难,但是这些苦难不应该成为他犯罪,罪有应得的证据。纵使他受苦是神的允许,但是如果他犯了罪,自有神来审判,别人在旁边什么都不知道,有什么资格论断别人呢? 纵使约伯受尽苦楚,但是在炉灰之中他仍然坚守着对神的仰望,“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 神”。(约伯记 19:25-26 和合本) 这是对于神的确信,他相信他必会见到神,在这一刻,约伯的信心得到了彰显。 我们基督徒也要向约伯一样,相信我们的救赎者活着,他必将会在末日审判的时候,给所有因信称义的基督徒公正的裁决,即使这个应许在今生我们可能无法看到,但是凭着信心,我们相信,我们必将因着我们的救赎者得以被救赎,进入到神的国度。 第20章,拿玛人琐法终于等到他的两个同伴说完了,他可以开口教训约伯了。他跟他的两个朋友一样的顽固不化,专门揭约伯的伤疤。比勒达说约伯因为作恶失去了自己的子女,琐法说约伯正吃饭的时候,敌人就来到抢夺他的财物的事情。说来说去,就是说约伯就像他口中所说的恶人一样,虽然原来富贵,却因为作恶,财物尽失。 我们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是这三个朋友的水平实在是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臭皮匠。其实拿玛人琐法的论述里也有对的部分,神的公义确实是彰显在恶人必然遭到惩罚的结局上。但是他不对的地方在于,他只看到了神对于恶人的惩罚,却没有看到的三点,第一,神并不会被人以为的规律限制住;第二,有些苦难并不是由于犯罪而来的,第三,他没有看到神的恩典。 是的,恶人也需要恩典。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我们若是没有基督,也是与神为敌的,也是恶人之列。可能不信基督的人也有道德品行很高洁的人,但是因为没有基督,没有神,就是与神为敌的,也是无法进入神的国的。我们都需要恩典,这是白白的恩典,因着基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罪,所以我们才可以被称义,才可以不被神追讨欠债。 思考与应用:约伯在痛苦中所说的,“我相信我的救赎者活着”,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你诚然担当了我们的痛苦,纵使在苦难中我们可能听不到你的回应,但我信你必将搭救我,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伯记15-17章

2022年11月25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15-17章 默想分享: 约伯的一次患难,让他看清楚身边这些捧高踩低的朋友们。一个人处在顺境的时候,身边不乏各种好友;而当这个人处在逆境中的时候,犹如墙倒众人推,看似知交好友,立刻变换了嘴脸,居高临下的变成了教导主任,仿佛只有他的话最有道理。 在约伯回应了三个朋友的劝诫之后,第二轮对话又开始了。很显然,以利法非常不满意约伯的态度,他不满意他们三人的劝诫,约伯不但不接受,反而全部驳回。他指责约伯自以为是,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不受劝诫,忤逆神的意思。他指责约伯所说出的话,就可以定约伯有罪。 这实在是太伤人了。就好像你身边有朋友非要给你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并不是很好的建议。如果你反驳了,你的朋友就会指责你,不能虚心的听取别人的建议,自高自大,不但不接受,反而“眼冒火星”的反对。而以利法的指责更严厉,他指责约伯的灵反对神,几乎就是在说,约伯今日所遭受的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所以,以利法这样的朋友根本不可能安慰到约伯,反而好像是给约伯落井下石的。强横的说,“我指示你,你要听!”(15:17)而他所“指示”的话,句句都是在说恶人和强暴人的后果,就是说,约伯遭受这样的惩罚,如同与恶人的结局一样,就是因为他一定是作恶的。 任谁听了以利法这样的话,都会气不过想要辩驳两句。正如约伯所说,“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16:2)若是他的朋友们跟他的处境换一下,他也能轻轻巧巧的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会说出来安慰的话。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对方所经历的痛苦,很容易就说出一些轻巧的安慰或者斥责的话来。 约伯自述自己已经遭遇了这样的痛苦,还要遭受朋友们的讥笑,纵使神不见他,他也只能向神哭诉。约伯所说,“地啊,不要遮盖我的血!不要阻挡我的哀求!”(约伯记 16:18 和合本) 让人联想到该隐杀害亚伯时,地开了口接受了亚伯的血,从地里发出哀告的声音。而亚伯也是无辜的,也并不是因为亚伯做错了什么而遭受到了这杀身之祸。 约伯说,“我的指望在哪里呢?我所指望的谁能看见呢?”(17:15)是啊,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无法从人那里得到安慰的,因为我们所指望的只有那将要来到的耶稣基督,我们唯一的救主。   思考与应用:如果我们要去安慰在苦难中的朋友,要如何设身处地的去安慰他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你是我所唯一指望的,求你怜悯我,使我远离这世上一切的虚假和不义,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谢谢!)  

约伯记13-14章

2022年11月24日 读经内容:约伯记13-14章 默想分享: 当一个人形容自己是“风吹的叶子”和“枯干的碎秸”的时候,他对于自己飘零的身世是充满了怎样的无奈和叹息呢?叶子和碎秸都在随着风飘,而风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人的一生,看似自己充满了主动,主动去拼搏,去奋斗,仿佛是一个可与天斗的勇士,可以自己掌握命运。其实,人的一生,如约伯所说,就像一片叶子,风把它吹到哪里,并不由得它。 而处在乱世中的普通人,更像是一片叶子,在大局的洪流中,根本不知道会往哪一个方向吹。若是个体处在患难中,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仿佛一片无所依附的叶子。 约伯指责自己的朋友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心意,是编造谎言的,无用的医生,错误的护教其实是对神的折辱,并没有任何帮助。 尽管处在一种似乎被神弃绝的状态中,约伯仍然持守自己的信仰,他渴望与神亲自见面分说自己的苦情,求得一个公正。“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这要成为我的拯救,因为不虔诚的人不得到他面前”(约伯记 13:15-16 和合本) 。约伯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渴望神的裁决,神不见他的面比起让他直接去死更加的痛苦。他恳求神能够医治他身体的疾病和痛苦,也能够让他知道哪里做错了。 在第十四章中,约伯先是说到了人的一生年岁短少,多有患难;又说到了人最终逃脱不了死亡;最后,约伯提到了希望的消灭。 虽然约伯是在痛苦中陈述了他的人生观,但是人的一生也确实是如此。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类似的表达,“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约伯也把人的一生的开始比喻成花朵,“出来如花,又被割下”。这就是人生的常态,“日子短少,多有患难”。花朵会有凋谢的时候,太阳也有落山的时候,人若一生平顺,如同花朵自然枯萎,如同太阳渐渐地消失光芒,如同雇工人顺利的做完自己的工,就是最好的一生了吧。 而此时的约伯,虽身处炉灰之中,仍然在痛苦中渴望着新生,枯死的树木还会发出嫩芽,而死了的人却再也无法复生。“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等我被释放的时候来到。” (约伯记 14:14 和合本) 约伯渴望一个答案,如同我们中间的许多人,都渴望一个答案。许多人终其一生,浑浑噩噩, 不知道是否心底是否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死了以后会去哪里呢?难道真的人死了就死了吗? 若是没有神,人死便死了。但我们知道且相信,神的能力是超过人的想象,他能够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死人复活的神。 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常常会有像约伯一样的呐喊,“水流消磨石头,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尘土;你也照样灭绝人的指望。”(约伯记 14:19 和合本) 因为不知道黑暗还有多长,人的盼望也会变成绝望,只有痛苦一直在身上如影随形。这是约伯在痛苦中的呻吟,也是许多处在痛苦中的人的感受。   思考与应用:当处在痛苦与患难中的时候,我们能怎样做呢?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苦难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你全然的担当了我们的痛苦,求你在患难中托住我们,使我们的心被坚固,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