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h Yan

彼得前书第1章

2023年1月30日 读经内容:彼得前书第一章 默想分享: 彼得前书是写给那些在罗马帝国中受到迫害的基督徒们的,大约写作时间是公元60年左右。作者在本章中第一句话就指出来是使徒彼得。跟随了耶稣三年,经历了耶稣死里复活大能,曾经脾气暴躁的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的彼得,现在已经完全被圣灵改变,成为勉励,劝勉他人的使徒彼得。 也正是因为彼得自己身上所显现出来的改变和见证,我们相信他所传的耶稣基督的福音,也相信他的劝勉都是真的。 人生在世总有苦难,我们常常将个人的苦难与基督受苦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彼得前书中所指的苦难,是那些在逼迫中受苦的基督徒们。他们之中有犹太基督徒,也有外邦基督徒。在一个异教盛行的希腊罗马文化里,信奉耶稣基督反而成了异教,成为被仇视和迫害的理由。 我们得救是在于神的怜悯。虽然基督徒在今生有苦难,但是彼得告诉我们,我们因着耶稣基督死里复活的大能,因此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得前书 1:4 和合本)。 彼得前书也因此被称为盼望之书,鼓励之书。 今生的忧愁是暂时的,而将要到来的荣耀却是永远的。人如果活着没有盼望,就好像一个行走的枯木一样,人生就像是倒计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盼望不在这个地上,而是在天上,我们就不害怕今生的痛苦与逼迫。 虽然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不太会受到像初代基督徒在罗马世界里所受到的危及生命的迫害,被边缘化的歧视。但是,我们今天也可能会遇到不一样的逼迫,这种逼迫也可能是来自于舒适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有逼迫的地方,往往福音反而更兴旺。而舒适的地方,福音反而面临更多的质疑和挑战。舒适的生活,让我们觉得我们可能不需要神,也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上帝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件装饰品,只有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从储藏柜里拿出来擦一擦摆出来。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看不到逼迫。 所以,看起来彼得的时代与我们已经不同了,我们可能会问,他的劝勉对我们今天还有意义吗?是的,还有意义。因为我们的信仰生活已经被腐蚀,它就不再是真实的信仰了。这虽然不是逼迫,却有着与逼迫一样的原因,逼迫你放弃对神的信仰,追求今生的满足与享乐,而不是永生的盼望。 但是彼得提醒我们,我们今生不过是寄居的,我们顾念的是永存的天上的基业。我们重生得救是圣灵的工作,圣灵是我们得救的确据。所以,我们的生命已经被洁净和更新,就要过圣洁的生活。就好像我们已经脱去了一身脏衣服,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我们肯定不想要穿着干净的衣服再去泥地里滚一圈。因为我们知道永生的奥秘,又知道我们已经凭着基督的宝血洗净成圣称义,就要洁身自好,弟兄姐妹彼此相爱。   思考与应用:我们为什么要过圣洁的生活呢?根据彼得的劝勉,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圣洁的生活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求你帮助我,使我完全的跟随你,信任你,仰望永生的盼望,阿们!(转发请注明TACA, 谢谢!)      

约翰福音19-21章

2022年1月14日 读经内容:约翰福音19-21章 默想分享: 死里复活的耶稣是我们的盼望。虽然关于耶稣受难的内容我读过很多遍,每年复活节教会都会重温一遍这个故事,但是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我都没有办法无动于衷。因为这个故事太重要了,它不是一个“别人”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我”的故事。 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故事是耶稣受难记,但是其实这个故事中,永远都牵扯着一个“我”。因为这是神与人之间的故事,如果不是为了救“我”,耶稣不必受难。 从创世纪开始,到耶稣降生和受难,都是神与人之间的故事。伟大的神,竟然为了渺小的我,而牺牲了自己的爱子,而这个计划早在创世之前就已经预定好了。 所以,耶稣死里复活的故事应该成为我们改变的原因,我们生命的动力。我们必须要改变自己,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老我,而是在基督里的复活的新的生命。正如耶稣曾经对尼哥底母所说的,人如果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耶稣也曾经在这段与尼哥底母的对话中预言自己的受难,“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翰福音 3:14 和合本) 正是因为耶稣的受难,他承担了我们的咒诅,使我们可以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我们只有把这个故事放在我们的生命里,这个故事于我们才会有意义。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我们为什么需要改变?约翰福音在第20章写下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福音 20:31 和合本) 这些事是真实的,每一个人名,地名,甚至门徒们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的数目都记载了下来,就是要让“我”知道,这个见证是真的。为了让“我”可以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因他的名得生命。   思考与应用:耶稣死而复活的故事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愿我因你复活的生命而得到自由与释放,也因为你复活的大能而拥有盼望,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翰福音18章

2022年1月12日 读经内容:约翰福音18章 默想分享: 耶稣是王吗?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今天我们唱的许多赞美诗中都说,耶稣是君王,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我们知道耶稣是王。但是,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的时候,没有人认为耶稣是王。只有耶稣是这样回复他的, “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 18:36 和合本) 耶稣是君王,但是他的国不是属地的,乃是属天的国度。我们若是与基督有份,就也是属天的居民了。属地的国度是暂时的,而属天的国度却是永远的。(林后4:18)耶稣是王,他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是为了做这个世界的王,不是一个国家,一个领土,一个民族的王,而是在属天的国度的王。 耶稣说,如果他的国度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他的臣仆就必然要殊死抵抗。如果耶稣要的是这个世界的王,那耶稣来这个世界的使命也就失败了。耶稣的使命就是要成为代罪的羔羊。这个世界的王都是逼迫和压榨百姓的,从第一个以色利的国王扫罗开始的时候,百姓就要服侍国王。但是神的国度的君王,是愿意为了他的百姓死的君王。 属地的王国和王权是肉眼可见的,但属天的国度和王权却是看不见的,要凭着信心去等待的。就好像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是在他今生看不见的土地和王权。但是,他相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了。 我们在今生也看不到属天的国度,但是我们也是要凭着信心去相信,我们终将会在耶稣的国度里,享受永远的福乐。而耶稣,就是我们通过永生神国度的道路,他就是真理,是赐给我们生命的。 我们如果不能被耶稣所吸引,就会被这个世界所吸引。所以,我们在今生,也就不再像这个世界上的人一样,为了金钱,名誉,地位,或者其他的事情汲汲营营,患得患失,夜不能寐。我们也不会认为成功就是人生的目的。因为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并不是如此,他不是要来做这个世界的王,他来,是要告诉世人真理,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好领我们进入那永生神的国度。   思考与应用:你盼望那个属天的国度呢?还是你更看重这个世界的国度?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求你帮助我认识真理,把生命中的安全感建立在你的身上,阿们!(转发请注明 TCAC, 谢谢!)      

约翰福音第8章

2023年1月5日 读经内容:约翰福音8章 默想分享: 不要让你的成见成为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拦阻。约翰福音书中有一个在四福音书中独特的故事,就是“行淫时被捉的妇人”的故事。在原本的圣经文本中,是没有这个故事的。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人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和正典地位,因为这个故事太符合福音的性质了。 文士和法利赛人把自己当成是律法道德的卫道士,对于那些违反律法的事情,破坏玷污宗族名声的事情一律严加查办。所以,他们捉住了一个行淫的妇人,带到了耶稣的面前,想要试探耶稣。 从法利赛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所接受的是正统的以色利人的律法教育,他们被自己的固有观念所塑造,认定行淫的妇人是罪得伏诛的。除非耶稣不认同摩西律法,否则就必须要按照他们的思路来。如果耶稣也认为这个妇人有罪,打死她,耶稣其实也是一个法利赛人了。 这个行淫的妇人有罪吗?是的,她有罪。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谁能够给她定罪呢?是其他身边站着的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吗?他们想给她定罪,但是他们没有资格,因为他们也是有罪的。耶稣就是指出了这个事实。 耶稣可以定这个妇人的罪吗?耶稣可以,因为耶稣没有罪。但是耶稣给她定罪了吗?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 8:11 和合本) 这就是福音了。从圣经的故事的比喻来看,我们知道以色利人一直被比喻成行淫的妇人,因为他们敬拜侍奉别的偶像,不敬拜神。所以,以色列人是有罪的。耶稣所带来的福音的信息就是,只要你肯认自己的罪悔改,耶稣就要赦免你的罪。只要人子赦免了你的罪,不要再犯罪,没有人可以定你的罪。 我们都有罪。我们在信耶稣之前,都犯罪得罪了神,因为我们不认识神,就以别的偶像当成自己的神。但是,因为我们相信了耶稣,没有可以定我们的罪。在耶稣那里,没有成见。他并不会因为行淫的妇人所做的肮脏污秽的事情就轻看她;他不会因为撒玛利亚妇人的困苦,嫁给许多的丈夫就鄙视她;他不会因为瞎眼的,瘸腿的,手残的,血漏的妇人,这些被社会所轻看的人给瞧不起远离他们。他也不会因为我们曾经所犯的罪而远离我们。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 8:12 和合本) 我们若是相信基督,就不在黑暗里了,也不再做这个世界的,罪的奴隶,而要因着真理得到自由。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要跟随基督,相信他那改变生命的福音的大能。   思考与应用:福音给你的生命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感谢你赐下生命的光,使我们不再处于黑暗之中。愿你引导我们,走永生的道路,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约翰福音1-3章

2022年12月31日 读经内容:约翰福音1-3章 默想分享: 感谢神,在2022年的末尾我们可以一起读约翰福音。这本书中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句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在心里,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约翰福音 1:14 和合本) 世人都在黑暗中寻找光。打开我们的朋友圈,国内的朋友们都在迫不及待的等待着跟2022年再见。对于国内的人来说,2022年仿佛没有存在过,这一年不是在封闭中度过,就是在核酸中度过。许多人在最后一天释放着积攒了一年的阴霾,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更好的,更光明的未来。 但是他们没有光,或者是他们不接受光。所以,他们就用别的东西来代替。用各种尘世的欢愉,用金钱带来的刺激和满足,成为自己的光。这些短暂的光亮就像萤火虫的光亮,看上去一闪一闪,却很快消失不见,也不足以温暖人心。 真正的光,是耶稣基督。他带来的改变生命的大能,叫一切本来走向必然死亡结局的人,可以重生得救。这是一条不同的道路,没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没有眼花缭乱的娱乐刺激,有的却是永恒的,真实的,温暖的,拯救人灵魂的光。这束光,可以抚平抹去一切伤痕。耶稣让我们回到起初被神所创造的美好,他修复了这世界一切的弯曲和悖逆,他平复人心灵中的伤痛,他是伟大权能的神,为了我们道成肉身,卑微为人。“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约翰福音 1:18 和合本) 所以,我们感恩。因为耶稣已经将这样大好的消息带给这个世界。许多人喜欢谈论末世。是的,自从耶稣来到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经进入了末世的阶段。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末世,我们看到的是盼望。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审判的背后是上帝的仁慈与救赎;末世的背面是耶稣带来的盼望。“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如果没有耶稣,我们就没有盼望,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反正明天就要死了!但是有了耶稣,我们在今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了盼望,我们活着不再是无意义的,因为耶稣已经除去了我们的罪,他已经赐给我们新的生命和永活的盼望! 跟随主!这是我们的新年呼召,也是我们一生的呼召。耶稣的传道使命一开始,就呼召了跟随他的门徒。做主的门徒,就是听到神的呼召就愿意立刻舍弃一切跟随他,听从他的教导,接受神的栽培。耶稣对安德烈和西门彼得说,“你们来看!”于是他们跟随耶稣同住。跟随耶稣,就是听到主的声音,就舍弃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跟随主。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看到了神所成就的大能,看见耶稣一生所行的神迹,所说的话,这就是耶稣对我们所说的话,你们来看!我们看到了,就要信。 我们看见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迦南的婚筵上使水变成酒。这是改变的能力,而且是将普通的东西变成祝福的东西。我们看见耶稣在圣殿里赶走了兑换银钱的人,宣布他自己将会在三日之内重建圣殿。尽管当时的人们不明白耶稣的意思,嗤笑他胡说八道。但是当他死后,门徒们才想起耶稣所说的话,形式上的圣殿并不是神的居所,若是神的荣耀不在里面,那就是一堆砖瓦。真正永恒的圣殿,是耶稣的身体,是他的死里复活,使神居住在我们的中间,圣殿就在三日之内重新建立起来。 我们看见耶稣告诉尼哥底母,人如果不重生就不能进神的国。重生意味着不再生活在罪中,这一切都是圣灵的工作。重生,就意味着获得一次新的生命。每一个在岁末期盼来年能够有一个崭新的开始的人,来吧,来听,来看!这个新的机会,只有在耶稣里才能真正得到。这是一个新的身份,新的生命,新的盼望。耶稣所行的神迹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耶稣有翻转生命,改变,更新一切的能力!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 3:16 和合本) 所以,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恩典,以及所有听到神的福音就相信的人,都是因着神的爱而来的恩典。 从岁首到年终,一年过去一年又来。我们若是没有福音,就没有盼望;若是没有盼望,任何一个新年的到来也不过又是旧的一年的重复。跟随耶稣,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年到来的意义;跟随耶稣,让这真光照耀在我们的心里,也照耀在这个世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跟随耶稣,立定心志,在新的一年活出新的生命!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感谢你在这一年所赐给我们的所有的祝福,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生命能够被你更新,让我们立定心志跟随你,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谢谢!)      

传道书4-5章

2022年12月24日 读经内容:传道书4-5章 默想分享: 我记得在我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做过一件很傻的事情。我因为挑食不肯吃妈妈做的饭,我妈气的骂我,以后不给我做饭了,让我出去喝西北风吧!我就真的张大嘴站在路口,我妈找到我,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等着喝西北风,把我妈逗的笑的不行。 大人当然知道风是喝不饱的,喝西北风指的就是什么也没有的意思。传道书把这种做了等于没做的事情形容为“捕风”实在是太形象了。而许多人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在捕风。 许多人营营碌碌的生活,天不亮就起床工作,晚上披星戴月的才回到家。孩子一出生就计算着上什么幼儿园,以后上什么小学,买不买得起学区房。长大了又要考大学,考上了大学又想找个好工作,找到了工作,又想着升职加薪,终于升到了理想的职位,又担心会被年轻人挤走自己。 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生,甚至这已经算是比较平顺的一生了,但是这却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传道书第四章写了这样四种劳苦的人生:因为嫉妒别人做的比自己好,所以就有了做更好的动力和许多灵巧的工作,是无意义的;只满足于自己一只手抓满了东西就安静的人,比那些两只手都抓满的人而劳碌的人更幸福;一辈子为了赚钱不肯休息不肯享福的人,没有子嗣,是真的劳苦。而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劳碌因为没有神,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为风劳碌”。 这听上去似乎又很消极。我们一生都被教育要努力拼搏,为自己挣个好前程。所罗门在箴言中不也是说,懒惰的人是愚昧的人吗?既然我们的奋斗都没有意义,那还干什么奋斗呢?不如做个懒人躺平好了。 传道书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这样。他说,“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 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份。”(传道书 5:18 和合本) 这就是没有神的人的劳碌和有神的人的劳碌的区别。人一生的吃喝,不是靠自己挣的,而是来自于神的赏赐,既不多也不少,正如天上降下的玛哪,不用自己为了吃喝而汲汲营营,劳碌累心。 许多人没有神,所以生活没有安全感,只有存折上多出来的几个零才能给他安全感。很多人晚上无法入眠,就是因为思虑太多。这样的劳碌岂不就是劳苦吗?固然,人的一生就是要工作的,就如起初神给亚当的话,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但是,这个世界虽然劳苦,神却赐给他一切他所需用的,在劳碌中得到喜乐,这就是神的祝福。   思考与应用:人要怎样活出来有意义的一生呢?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了吗?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感谢你使我认识你,这是你给我的恩典,也是最大的好处,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谢谢!)      

传道书1-3章

2022年12月23日 读经内容:传道书1-3章 默想分享: 许多人一生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但是很可惜,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因为他们把生命的意义放在了错误的地方。传道书的作者是所罗门,作者在第一章第一节就已经表明出来他自己的身份。这本书一开始就叙说人生的虚空,“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听上去好像作者对待生活十分的消极,但其实并不是。因为作者真正的意图,是要用一位智者的身份,告诉他的读者们,生命的意义来自于认识神。 这本书是所罗门晚年所作,我们知道所罗门这一生极其辉煌,人生的一切他都经历过了,他是鼎盛时期的以色利国王,远方的君王都来朝拜他。他极其有智慧,以至于示巴女王都来听他的讲道。他也曾远离神,沉溺于女色,娶了不知道多少个妃子,随着这些外邦的妃子敬拜她们的神。然而,也是因为他极其的智慧聪明,所以他要去尝试这个世界上所有新鲜的事情,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却说出了“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样的话。有谁能够让美好的时光停留下来,不再往前走呢?生活中所有的辉煌,都会变成一段故事,除了回忆什么也没有留下。人终究是要老去,死亡,离开这个世界。新人层出不穷,代替了老人,虽然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死亡,但是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却并不改变(不改变指的是一直存在,不像人类会消失死亡)。 所以,他这一生所有的劳碌是为了什么呢?人生终极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日光之下并无新事”(1:9)。这就是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新事。如果我们从圣经的创世纪看起,就会发现,从上帝创造世界的七天结束之后,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新的事情了。 但是,传道者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如果人的一生只为了生存而劳碌,这一生就是虚空,是没有意义的。传道者要告诉他的读者们,他到了年老时,所获得的智慧是什么,这个智慧就是人生的意义。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 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传道书 1:13 和合本)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个发现啊!这句话跟在作者说他曾经做过以色利的王的后面。他要说的是,他这一生从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寻求过快乐,但是发现这所有的快乐竟然都是劳苦! 因为神已经赐给他智慧,所以他用这个智慧去观察这个世界,体验这个世界。他又是一个王,他有能力体验这个世界上所有极端的享乐。他饮酒作乐,以为肉体舒畅;他为自己建造宫殿,极尽奢华;他拥有无数的奴婢,牛群羊群,金银财宝;他有许多的妃嫔和乐手。但是这一切都是劳苦!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 所罗门虽然有智慧,却也没有办法使生命延长一刻,也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他所有的成就都会在死后留给其他的人。人的一生,什么事情都可能会经历,“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3:1)我们一生所有经历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是我们能够完全预料到并且改变方向的呢?出生不由我们自己决定,死亡也不由我们。什么时候生病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能完全好也不知道。一切我们都决定不了,即使是以色利的王,也无力改变。 这就是虚空。所以,在做了这么长的铺垫和回顾之后,所罗门说,“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道书 3:11 和合本) 这就是一个智慧的,年老的传道者的忠告。人这一生的意义在于遇见神。人的这一生,若是没有神,一切都是劳苦。若是有了神,“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 神的恩赐。” (传道书 3:13 和合本) 神已经将他自己启示给我们,这就是最好的祝福。我们若是追求永生,就不会在意今生的苦难,因为苦难只是暂时的,神的作为我们虽然不能参透,但是因着心里的盼望,人生就不再是虚空和无意义的了。   思考与应用:你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吗?你曾经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现在都做到了吗? 祷告:亲爱的天父,求你赐给我你的智慧,好使我一生追寻你,而不是追寻无意义的事情,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箴言27-29章

2022年12月19日 读经内容:箴言27-29章 默想分享: 虽然在地球上有不同的种族,但是文化上竟然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说古老的智慧。今天的西方世界也很推崇中国的古老哲学,比如我女儿的学校里就贴着孔子的话。神在创造人的时候,是按照神自己的形象造的人,所以人的智慧是来自于神。虽然地球上有不同的种族,但是都是神的形象的承载者,内心都有良知。 比如这句箴言,“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等外人称赞你,不可用嘴自称。”(箴言 27:2 和合本) 这跟中国人的谦虚文化很接近,在我小的时候,记得别人夸奖我的父亲的时候,他会很谦虚的说,哪里哪里,不行不行,我还差的远呢!其实他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心里对别人的夸赞也十分的受用。 “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 (箴言 27:5 和合本) 很多人很喜欢这句话来成为自己直言不讳的理由,但是却不喜欢这句话被应用在自己的身上。箴言其他的地方讲,“谨守口与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灾难。”(箴言 21:23 和合本) 难道这两句话是冲突吗?一边说谨慎说话,沉默是金,另一边却要当面的责备。其实并不是的,谨慎自己的口舌,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当面的责备,是当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当面指出来,而不是背后偷偷的跟别人议论。当面的责备,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态度,不能因为看见了别人的错处,就可以当面大声呵斥,激起对方的愤怒而忽略了你说话的内容。 真正的朋友,是那些可以当着你的面告诉你真话的人。正如我们的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爱你的人才会冒着得罪你的风险,告诉你实话。但是,说实话给别人建议,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方式。尤其是父母对子女,很容易用过来人的角度,希望自己的子女听从自己的建议,并且自认为自己是对孩子们好,但结果常常会让子女感到反感。所以,我们要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建议,什么是我们的主观经验来的建议。 还有这句,“你的朋友和父亲的朋友,你都不可离弃。你遭难的日子,不要上弟兄的家去;相近的邻舍强如远方的弟兄。” (箴言 27:10 和合本) 这是教导如何结交朋友,这也与中国人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意思差不多。“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箴言 27:17 和合本) 真正的朋友也是这样,朋友不仅仅是机缘巧合之下两个人相遇,而是两个人有共同的话题,聊得来才能够成为朋友。真正的朋友像伯牙和子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谈笑有鸿儒,是铁与铁相磨,彼此都能够被打磨成长。   思考与应用:箴言中的哪句话让你深有感触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感谢你赐给我们圣经中宝贵的话语,使我们成长,愿我们明白其中的智慧,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箴言24-26章

2022年12月18日 读经内容:箴言24-26章 默想分享: 怎样做事情才算是有智慧呢?箴言书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智慧是知道弃恶扬善,智慧是知道如何行合宜的事,说合宜的话。“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不要在大人的位上站立。” (箴言 25:6 和合本)在君王的面前要谦卑,不能妄自尊大,这就是晓得礼仪,懂得时机和为人处世。 “不要冒失出去与人争竞,免得至终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样行了。”(箴言 25:8 和合本) 没有了解到对方的实力就轻易的去与对方较量,是很莽撞的,尤其是那些凭着血气之勇。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 25:11 和合本) 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对什么人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并不是见风使舵,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对于伤心的人说安慰的话,对失败的人说劝勉的话,对迷茫的人说开导的话,对软弱的人说鼓励的话,对胜利的人说赞美的话,就好像我们中国人在过年的时候要说吉利话,都是一样的道理。不合宜的话就像是“对伤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脱衣服,又如碱上倒醋。”(箴言 25:20 和合本) 以德报怨是中国人的智慧,也是圣经中的智慧。“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箴言 25:21 和合本) 保罗也曾引用这句话在罗马书中,告诉基督徒,他们应该如何活出基督徒的样子来。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 (箴言 25:28 和合本) 制服自己的心,英文并不是说是控制自己的心,而是指的自制力的意思。所以,我们今天一直提倡的自制力圣经中早就已经告诫我们了。保罗也在加拉太书中提到圣灵所结的九种果子中就有自制。(加拉太书5:22) “鞭子是为打马,辔头是为勒驴;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箴言 26:3 和合本) 责备,管教,刑罚,对于愚昧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 恐怕你与他一样。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箴言 26:4-5 和合本) 这两句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其实并不是。这只是在说,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合宜的场合说合宜的话。 “瘸子的脚空存无用;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 (箴言 26:7 和合本) 对于心里刚硬的愚昧人,跟他讲再多的智慧的话,也是没有用的,就好像把珍珠给猪吃一样。 懒惰的人也是愚昧的人,他们躺在床上没事干,连吃饭都懒得伸手,在街上闲逛。26章描述的这个懒惰人“看自己比七个善于应对的人更有智慧。过路被事激动,管理不干己的争竞,好像人揪住狗耳。” (箴言 26:16-17 和合本) 这个好吃懒做的人,还特别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不喜欢劳动,只喜欢在旁边搅和事情,这样的行为,就好像是吃饱了没事干,去揪狗的耳朵。 还有一种人,是奸诈的人。他们嘴上说一套,背地行的却是另外一套。虽然我们很容易一时被这样的人的甜言蜜语所蒙蔽,“但是他虽用诡诈遮掩自己的怨恨,他的邪恶必在会中显露。” (箴言 26:26 和合本) 箴言的智慧丰富,若是跟随主,弃恶扬善,追随公义,事情行的合宜,说话谦卑,勤劳工作,就是有智慧了。   思考与应用:箴言中所说的智慧,对你来说容易吗?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操练的地方呢?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请让我学习谦卑的功课,说话做事都行的合宜,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

箴言16-18章

2022年12月16日 读经内容:箴言16-18章 默想分享: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心跟我们的言语之间的关系,箴言中常常提到关于“心”的内容。心并不是指的脏器心脏,而是指的我们的心思和意念,是主管我们所有的思虑的地方。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会为自己筹算,有一些聪明的人会为自己计划未来,有些人可能随遇而安。我们做出的每个决定,走的每一步,都是由我们内心的想法决定的。但是,箴言说,“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 (箴言 16:1-3 和合本) 在我们不认识耶稣的时候,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决定都是基于对外界周围环境的判断和对于自己的估量。也就是说,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是,相信耶稣之后,我们相信上帝掌管着这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事情,都好像行在上帝的面前,我们要把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交托在上帝的手里。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箴言 18:14 和合本)在我们没有信主的时候,有的时候为了做成某件事情,比如考试或者升迁,或者完成某个项目,可能会焦虑的睡不着觉。但是,如果我们相信,这一切都交托在神的手里,我们的焦虑就会被减轻。因为,并不是在于,我们相信上帝一定成就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相信,不管是什么结果,主权都在神的手里。“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言 16:9 和合本) 若是有神指引我们的道路,我们就不会再孤单和害怕。 我们常常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心里想的什么,都会表现在他的脸上,行为上。“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 16:18 和合本) 我们若是内心傲慢,也就离跌倒不远了。“智慧人的心教训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长学问。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箴言 16:23-24 和合本) 以一个智慧人的心,表现在语言上,也是让人觉得说出来的话很顺耳,仿佛是蜂房滴下蜜来。 我们的心若是智慧的,语言上就好像是用盐调和过一样使人和睦。而那些挑拨是非的人,是神所厌恶的人。“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箴言 17:1 和合本) 神喜悦看见神的子民们彼此和睦,房子再大,但是一家人却是彼此猜忌争斗,还不如在一个小房子里,大家分吃一块饼。可见,人心之间的争斗比物质上的缺乏更可怜。 我们心里所想的一切,神都知道。“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箴言 17:3 和合本) 我们的心若是经过神的熬炼,比金银更为宝贵和纯粹。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聪明的,在心里算计别人,神知道一切。不要用诡计去对待别人,因为神知道;也不要害怕别人的诡计,因为神也知道。 “愚昧人张嘴启争端,开口招鞭打。”(箴言 18:6 和合本) 我们说出的话,每一句都是带着能力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我们的话不要成为激起别人愤怒的话,这样是愚蠢的。我们要学习做智慧人,学习如何说话,尽量避免争端。在开口说话之前,或者想要动怒之前,先想想这样说话是不是合适,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不会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呢?操练如何说话,也是操练生活中的与人相处的智慧。   思考与应用:你了解到言语的威力吗?在你平常与人交往的语言中,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吗? 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话语,让我能够成为心里充满智慧的人,成为使人和睦的人,阿们!(转发请注明TCAC, 谢谢!)